前 言

花嶼島位於台灣疆界的最西端,接近海峽中線,面積僅1.47平方公里。根
據研究顯示,花嶼島火山熔岩活動的時間在9500萬年到5500萬年之間,約
在侏儸紀晚期經多次火山活動的擾動與侵入形成,是澎湖群島最古老的地
層層序。花嶼有別於以玄武岩火山熔岩形成的澎湖火山島群,主要是以安
山岩質的火山熔岩所構成,而自成為花嶼火山島。由於火山活動悠遠漫長
,後期的火山活動,造就島上俱有火成岩、沉積岩與變質岩三類組成地殼
的三大岩相,是澎湖僅有的多樣化岩相島嶼。雖是一座蕞爾島嶼,但島上
複雜多様的岩性,在大自然外營力作用下,奇岩遍佈,地質構造與地景呈
現著與澎湖火山島群不同的面貌。



花嶼由於位置偏遠,交通長期以來極為不便,先民在島嶼上胼手胝足極為
辛勞。以島上岩礦做為建築、生活工具、民俗信物,都還能看到明顯的痕
跡,形成了岩礦資源與人文作用交融的特殊地景,這在澎湖其它島嶼亦是
少見。



本校申請辦理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,從民國87年起共申辦9次的計畫,早
期多以島嶼的基礎生態資料進行探究,除編輯研究成果外,並將這些資料
應用於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專題的研究,在縣內參加科學展覽活動幾乎是年
年得獎,曾代表縣參加全國科展五次,曾獲得佳作、大會獎第三名及最佳
鄉土教材獎等佳績。離島自然生態的多樣性,我們一直認為透過基礎資料
建立,教學中再以教材傳遞科學探究的方法,離島的學童都能有優良的表
現;另一方面,也能更精進教師在科學領域上的知能與教學策略。



12年國教於民國108年8月起開始上路,課程中除領域課程外,也重視學校
本位課程之呈現。在眾多花嶼的自然資源中,我們以花嶼島的地質岩礦與
地形地景為學習主題,規劃學習情境路線,讓師生除了能倘佯於渾然天成
的大自然教室,透過研究團隊自編課程的引導,真正接觸與探索這座親密
的生活環境與古老的島嶼,讓學習透過行動內化為素養,達成12國教所揭
櫫的課程目標。除了本教學手冊的編訂外,我們也期盼未來再透過數位化
平台的建置與教學推廣,逐年完成以「跨越侏儸世紀的花嶼奇岩」為本的
學校本位課程。